今春我市造林呈现“四个转移”新变化

2021-04-12 点击数量:902

      在今年创森造林工作中,我市认真落实国家关于耕地“非农化”、“非粮化”的要求,及时调整造林重点和布局,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。全市完成春季造林35.69万亩,主要呈现“四个转移”的新变化:一是造林重点由平原区向浅山丘陵区转移。继续大力推广“郝氏造林法”,完成浅山丘陵区生态林造林6.03万亩。信都区谋划实施了25个千亩以上片林,开展生态修复,着力打造“七彩太行”。二是由成方连片造林向村庄绿化、四旁植树等转移。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求,实施以街道、庭院、隙地以及乡村道路为重点的村庄绿化,见缝插绿,宜绿尽绿,完成村庄绿化造林9.91万亩,新增农田林网造林5.32万亩,更新改造廊道绿化2.35万亩。三是由规模化造林向裸露地、荒沙地等闲散地块转移。以改善生态为目标,大力开展市区周边、城乡结合部、河渠沿岸、废弃地等裸露地绿化美化治理,完成造林3.48万亩,减轻了沙尘污染,改善了大气质量。四是由单纯绿化美化向打造绿色富民产业转移。坚持增绿与增收相结合,在符合国家土地政策的前提下,因地制宜推进果树、药用林、油用林等高效经济林种植。全市新发展酸枣、金银花、葡萄、梨等特色经济林种植7.19万亩,发展林下经12.71万亩,夯实了群众增收基础。